我校教師參加雙流區(qū)第三屆初中生物教材解讀大賽
[日期:2016-04-20] | 作者:sweetbear 1563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為了落實和推進區(qū)教育局提出的“聚焦課程課堂、追求卓越品質”的主題活動,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以課程改革為抓手,以建設高效課堂為落腳點,加強基于課程標準教學的管理,提升初中教學質量,促進初中教育教學均衡、優(yōu)質發(fā)展。2016年4月19日,雙流區(qū)第三屆初中課標.教材.學情解讀大賽(初中七年級生物)在雙流區(qū)研培中心舉行。
本次大賽由雙流區(qū)生物教研員杜尚兵老師主持,邀請的專家評委有成都市教科院生物教研員鄭達釗老師、武侯區(qū)教科院生物教研員謝詠梅老師。
本次比賽全區(qū)初中學校都做了充分的準備,比賽當天現(xiàn)場抽簽決定比賽的具體任務包和比賽學校,通過抽簽共有四所學校被抽中,分別是:棠湖中學、雙流中學實驗學校、東升一中、金橋中學。陳曉紅、王麗君和曾思敏老師作為我校七年級代表參加了解讀。
我校教師在整個解讀過程中思路清晰,從課標到學情、到過程、到教材、再到案例解讀,課標解讀簡潔明了,學情分析深入到位,體現(xiàn)了學校特色,分類進行學情解讀。教材解讀,從學校對教材的使用和處理,包括內容順序調整,用多種活動幫助學生理解運用所學知識,案例解讀流程清楚、完整,對每個環(huán)節(jié)設計意圖非常明確。
賽后,成都市教科所生物教研員鄭達釗老師充分的肯定了參加比賽的各個學校和老師,同時他指出課標解讀的意義:1、有助于教師的成長;2、關于教學的思考,通過解讀可以幫助解決教學的標高;3、強調重要概念,描述概念的內涵、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同化。同時鄭老師還強調,課堂教學中應注意教學的本質,要學會建立四個意識:主體意識、建構意識、目標意識和邏輯意識。(生物組:龍姿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