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課堂教學,聚焦課題研究

[日期:2021-01-20] 作者:sweetbear 1481 次瀏覽 [字體: ]

——國際理解教育2020-2021學年度上期階段研究總結會

2021118日下午,我校省級課題“國際理解教育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研究”課題組在學校第三會議室召開了2020-2021學年度上期階段研究總結會。校領導羅校長,楊主席和李主任蒞臨了本次會議并指導發(fā)言,國際理解課題組全體成員及歐英工作室的全體學員參加了此次會議。

 

會議由課題組負責人及工作室導師歐英主持。歐英老師以“立足課堂教學,聚焦課題研究”為題,對本期的課題組工作和歐英工作室工作做了總結發(fā)言。她回顧了自2012年學校提出“國際理解教育”這一概念到2016年學校國際理解課題組的建立,再到2020年課題升級為市級和省級課題的研究歷程,總結了我校國際理解教育課程已開展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豐碩成果。陳幸老師做了以“以課程化為載體,推進課題研究”的報告。總結了本學期課題組開展的具體研究工作,介紹了七八年級國際理解教育課程的開展情況,明確了下一階段的研究重點,即打造更多的國際理解精品課、示范課,完善課程評價體系,研究制定“校本國際理解學生核心能力”量表》。

本學期,國際理解課題組迎來了兩位新成員,他們是歷史組銀少華老師和政治組彭鈺老師。在本次會議上,兩位老師結合教學實例,就本學科教學中滲透國際理解教育的情況進行了匯報。銀老師表示,在歷史學科中可以挖掘到許多國際理解教育的滲透點,如對中西方文明的不同發(fā)展進程對比研究,可以讓學生了解到形成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歷史背景。老師要有意識的將國際理解教育與學科知識融合貫通,提升自身的跨文化交流意識,培養(yǎng)學生尊重和理解他文化的國際理解意識。彭鈺老師表示,國際理解教育和道德與法制教育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培養(yǎng)具有國際視野的青少年,提高他們理解和運用各類國際機制與國際組織制度的能力,進而為我國更積極的發(fā)揮國際影響力建立人才基礎。

歐英老師表示,政治和歷史兩個教研組充分挖掘和科學整合國家課程中能夠承載國際理解教育目標的內(nèi)容,設計專題開展國際理解教育活動,豐富了我校國際理解教育的課程體系。

隨后,蒞臨會議的學校領導對課題組的研究進行了指導。李主任首先肯定了課題組成立以來取得的研究成果和課題組老師們所做的研究工作。同時,他也希望課題組的老師們在工作過程中要有成果意識,要加強對所做工作的總結和提煉,加強理論學習,使國際理解教育課程在理論上和實踐上能走得更遠。

楊主席指出,國際理解教育課題組工作扎實,成果豐碩,在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影響力,希望老師們不斷提高研究水平,提升我校國際理解教育在更大范圍內(nèi)的影響力。楊主席希望老師們不忘初心,牢牢把握住我校國際理解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即培養(yǎng)學生尊重、理解和包容的國際理解意識。

羅校長對課題組的工作做了指導。他指出,在中小學開展國際理解教育已成為各國的共識,共識的核心在于國際理解素養(yǎng)及課程實施。因此在課程目標設計上,一是要將知識的理解與運用結合起來,培養(yǎng)學生感知、判斷和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二是培養(yǎng)學生對全球化、跨文化問題的研究和批判能力;三是培養(yǎng)學生對不同文化的尊重、理解和包容的態(tài)度。羅校長還鼓勵課題組在原有課程體系上,結合課題難易程度,優(yōu)化課題序列,整合性的開發(fā)適應小學、初中和高中不同學段的國際理解教育課題。最后,羅校長高度肯定了課題組的研究工作,希望課題組繼續(xù)深入研究,全面推進國際理解教育課題的實施與研究。

總結過去是為了未來更好的前行,國際理解課題組和歐英工作室全體成員將牢記囑托,攜手同行,繼續(xù)立足教研,抓好課題研究,在教學和教研之路上不忘初心,且研且思且行!(國際理解教育課題組  歐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