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軒印象二三

[日期:2019-12-30] 作者:宋揚 1152 次瀏覽 [字體: ]

    1130日下午兩點,曹文軒老師在成都雙流區(qū)圖書館開講座。從QQ群里得知這一消息時,已是當(dāng)天下午三點半。據(jù)說曹老師還沒離開,我趕緊驅(qū)車前往離家不遠的圖書館。

    原以為圖書館肯定已車滿為患。車進圖書館停車場,自動識別系統(tǒng)的電子屏顯示尚余三十多個停車位。

    進場停車。我直奔圖書館報告廳。沒有任何一個安保人員出來阻攔。這樣寬松的氛圍,與我經(jīng)歷過的需要購票入場的明星演唱會截然不同。

    可惜曹老師的講座已進入尾聲——互動環(huán)節(jié)。我不知道他之前有沒有坐著講話,我見到他時,他正站著一手持了話筒,一手抱在胸前走到一位聽眾的面前回答他的問題。我對曹老師的敬佩油然而生——他與聽眾在真誠地對話。

    從曹老師的話我大概聽出了,提問的是一位家長。家長的問題大概是對初中生而言,應(yīng)該讀長篇小說還是短文。曹老師中肯地說,他認為應(yīng)該多讀短篇,從短篇開始再過渡到長篇。他認為,那種一開始創(chuàng)作就寫出長篇佳作的天才是不多的。曹老師還說,一部好的長篇小說,也是可以拆分成無數(shù)個精彩的短篇故事的。此處,曹老師沒有舉例說明。我默默回味,不禁想起他的長篇小說《草房子》,那不正是可以拆分成好多個精彩的短篇故事嗎?比如桑桑的經(jīng)歷,比如杜小康的成長,比如“禿鶴”的委屈。初中教材中的《孤獨之旅》不正是節(jié)選自長篇小說卻又相對完整嗎?更不用說古典章回體小說《水滸傳》《西游記》《三國演義》等。它們不也是由一個一個精彩的短故事按一定的線索結(jié)構(gòu)成鴻篇巨制的嗎?

    還有一個小學(xué)語文老師提了這樣一個問題——小學(xué)課本中的選文都偏長,生字也比較多,感覺課文教起來很慢。曹老師首先從教材選文的難度上做了說明。他說,教材難度不就高也不就低,而是中等偏難一點。所以,老師在處理教材的時候應(yīng)該是靈活的,對于一節(jié)課處理不完的課文,完全可以兩課時處理。但自讀篇目,就不需要細講了,這就節(jié)省了時間。所以,總體而言,教育部安排的課時是合適的。

    也許是綜合了之前的互動問答內(nèi)容,曹老師總結(jié)到,讀書方法是多樣的。我聽到兩個聞所未聞的提法——素讀與亂讀。關(guān)于素讀,曹老師解釋說,讀書可以是純欣賞不帶任何目的地讀,不要動輒提出“請問你從書里讀出了什么道理”之類的問題,讀得多了,孩子自然就懂了道理。我想,這就是所謂的慢慢潤澤吧!至于“亂讀”,曹老師解釋得更簡單——只要不是有害的書,什么都讀一點,終究是有益的。

    不知不覺間,時間已來到四點二十分。報告會結(jié)束后了,主持人宣布需要簽名的排隊,會場里的人群立即排成了一條長龍。我慶幸自己是一定能簽到名的,因為我排在隊伍的前列。我隱隱擔(dān)心起排在后面的讀者們來——這么長的隊伍,他們怕是簽不上名了。事實證明,我的擔(dān)心純粹是多余的,曹老師給大家一人一人挨個兒簽名,動作不急不緩。有的讀者抱了一摞書放在桌子上,他就讓工作人員幫忙把需要簽名的頁碼翻開,一本一本地簽上“曹文軒”三個字,每一本都不落下;還有的讀者提出在我們讀者看來都比較過分的請求,他們想請曹老師簽上讀者自己的名字,曹老師也欣然答應(yīng)。有一個讀者的名字有些生僻,曹老師連著問了兩次才下筆,曹老師生怕自己把讀者名字寫錯了。

    我拿到簽名后去門口領(lǐng)取區(qū)教育局為參會教師準備的贈書。我把一大堆書搬到車上放好,再返回報告廳時,曹老師還在專注地給讀者簽名。面對帶著孩子來簽名的家長,曹老師還時不時地和家長聊兩句,并鼓勵孩子。簽名結(jié)束后,曹老師大概看出我們留下來是等著合影的,他站起來,笑著說,那就開始吧,我們就又輪流上去與他一一合影。

    合影結(jié)束后。我走上前去,告訴他我是雙流區(qū)一名語文老師,并忐忑地遞上自己寫的小書拜請他指點。曹老師微笑著接下書并說出足以鼓舞我心的一句話:“語文老師做這個很好!”

和幾個工作人員一道,曹老師坐上一輛普通的商務(wù)車離開了。曹老師的和藹、儒雅、謙和和對讀者的真誠已經(jīng)深深留在我的腦海里。他告訴我們的讀、為文、做事都要一步一個腳印,不可急功近利的真諦也在我心里扎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