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課是歷練,賽課是成長 ——楊雪梅名師工作室語文精品課誕生記
[日期:2019-03-06] | 作者:教務處 1621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磨課是歷練,賽課是成長
——楊雪梅名師工作室語文精品課誕生記
2019年3月4日星期一,楊雪梅名師工作室“磨課研課”活動正式拉開帷幕,在楊雪梅老師的帶領下,何夢婕、楊菲、程繼紅三位優(yōu)秀青年教師分別獻上精心打磨的課例。雙中實驗行政辦孫久木主任、語文組組長付兵老師全程參與了此次“磨課研課”活動,并給予了高度評價。
何夢婕老師執(zhí)教篇目為《北冥有魚》,她那令人如沐春風的微笑,驅散了孩子們些微的緊張情緒。在教學過程中,何夢婕老師從同學們的名字入手,巧妙的把鯤鵬的形象和同學們的名字結合在一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的氣氛。這堂課上,老師組織學生進行方式多樣的朗讀活動,同學們讀出了文言味兒,更從朗讀中領略了鯤鵬的氣勢。何夢婕老師從鯤鵬的形象出發(fā),解讀莊子汪洋恣肆的文筆,帶領學生感受莊子奇幻瑰麗的想象,整堂課底蘊深厚、文采飛揚。接著,老師運用多媒體圖片帶領學生穿越到戰(zhàn)國時代一問莊子,探尋鯤鵬形象的意義,并初步了解莊子其人其情其思想,可謂由淺入深,層層推進。最后以同學們抒發(fā)自己的鯤鵬之志為整堂課的高潮,并賦予鯤鵬的形象新的時代意義。整堂課高潮迭起。逸趣橫生,展示了新雙中語文教師在文本解讀和課堂引領方面的風采。
楊菲老師獻課的篇目為《一滴水經過麗江》,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游記,楊菲老師邀請一滴水帶領孩子們到麗江開啟了屬于他們的麗江自由行,主題就是“賞美景,品文化百味”。楊菲老師通過點撥朗讀技巧,字詞品讀涵詠,賞大水車美景三個步驟指導學生閱讀自讀課文的方法,而后學生自主品析麗江美景文章美句。麗江深厚的文化傳統(tǒng),、美麗的夜色、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學生們都娓娓道來,楊老師從容點撥,一堂課詩情畫意,一步一景。最后老師設計了遙寄古城的信箋——書感受,贈旅途情思的活動,學生們把自己對麗江的感受寫成明信片寄給親友,楊老師分享了自己的麗江明信片,希望同學們能夠學會在旅途中,用心去欣賞美,去感受美,并且學會將自己的感受形成文字,記錄生活,記錄內心。
程繼紅老師執(zhí)教的篇目是《驛路梨花》,教學過程分為四個環(huán)節(jié):整體感知——“說故事”、細讀釋疑——尋主人、品梨花、巧構思——探尋作者、不忘初心。程繼紅老師課堂上層層深入、步步推進,充分調動學生的合作學習精神。老師發(fā)揮課件的優(yōu)勢,利用圖、像的感染作用與形象性,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拓展了學生的視野,并且超越了文本的局限性。又進行了拓展延伸把文本與情感比較完美地結合起來,創(chuàng)設的情境真實,把學生引入了一個美好的情境,進入了課文中,自然而然地使學生進行了情感雙方的內心體驗,進入了課文豐富的感情世界。這堂課深入體現了“學習雷鋒精神”和“巧設懸念誤會”的要素,文質兼美、趣味叢生。
課后,楊雪梅老師對三堂課進行了評課,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并對三位青年教師的鉆研精神給予了肯定。楊雪梅老師寄語三位教師:“磨課是歷練,賽課是成長。”希望工作室的成員們在此次精品課研課磨課中收獲成長。
(撰文:何夢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