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霞:新修初中統(tǒng)編歷史教材中“學史方法”欄目在教學實際中的運用(轉(zhuǎn)載于《歷史教學》)

[日期:2024-09-18] 作者:歷史組 次瀏覽 [字體: ]

     “學史方法”欄目是新修初中統(tǒng)編歷史教材的一個亮點。教師在教學中運用好這一欄目,可使學生掌握學習歷史的基本方法,并運用這些方法學習歷史和認識歷史,進而發(fā)展歷史課程核心素養(yǎng)。教師要明晰“學史方法”欄目的內(nèi)容及教學功能,在教學實踐中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探索其運用方法,如在課堂教學中實現(xiàn)知識學習和學史方法的融合,開設專門的學法指導課、活動課等。在運用這一欄目的同時,要引導學生學思結(jié)合、學用結(jié)合,通過個性化和針對性的指導,更好發(fā)揮該欄目的作用。

      

新修初中統(tǒng)編歷史教材每冊書設置了2~3個“學史方法”欄目,總計有15個?!皩W史方法”欄目的設置,旨在加強對學生學習歷史的方法指導,通過介紹一些學習歷史的基本方法,以及對該方法運用步驟的說明,使學生了解并初步學會運用學史方法認識和解決歷史問題,以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技能。從教材編寫的理念上講,這一欄目的設置體現(xiàn)了“教本”與“學本”的結(jié)合;從教學的理念上講,這一欄目在教學中的運用凸顯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有助于教師從注重教師的“教”,轉(zhuǎn)變?yōu)樽⒅貙W生的“學”,注重“教”與“學”的結(jié)合,這對促進教師教學觀念的轉(zhuǎn)變和課堂學習方式的變革,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在七年級上冊教材中,“學史方法”欄目包括“如何從出土文物中獲取信息”“如何掌握歷史紀年法”“如何閱讀歷史地圖”。其基本的內(nèi)容結(jié)構(gòu)是以教材中某課的示例為切入,引出一種學習歷史的方法,并指出該方法運用的主要步驟。以“如何閱讀歷史地圖”為例,先以第16課“三國鼎立”中多幅歷史地圖作為示例切入,引出閱讀歷史地圖的方法,并說明歷史地圖中包含的豐富時空信息對歷史學習的意義,進而指出識讀和運用歷史地圖的4個主要步驟。

七年級上冊新增的這3個學史方法,契合了在初中學段的起始年級向?qū)W生介紹體現(xiàn)歷史學科獨特性的最基礎、最主要的學習方法,同時使得《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中提出的“時空觀念”“史料實證”等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有了直接的抓手,明確了具體的教學方法和路徑。

新課標在論述“時空觀念”這一核心素養(yǎng)時指出:“任何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體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下存在的,只有在特定的時空框架中,才可能對史事有準確的理解?!睍r空觀念體現(xiàn)了歷史學科獨有的特點,也是學習歷史和認識歷史必備的條件?!叭绾握莆諝v史紀年方法”欄目向?qū)W生介紹了常用的歷史紀年法,并舉例進行說明。學生在學習七年級上冊的內(nèi)容時,就可以通過這一方法,定位史事發(fā)生的特定時間,這有利于學生逐步形成歷史的時序思維。而“如何閱讀歷史地圖”這一欄目,介紹了從歷史地圖中獲取歷史信息的方法,從而幫助學生定位史事發(fā)生的特定空間,有利于他們逐步形成歷史的空間觀念。這兩個欄目的結(jié)合運用,可以培養(yǎng)學生形成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聯(lián)系中對史事進行觀察、分析的意識和思維方式。“如何從出土文物中獲取信息”這一欄目,則讓學生認識到史料是認識歷史的主要依據(jù)。出土文物屬于實物史料,可以與文獻史料等進行互證,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而且,出土文物本身就蘊含了豐富的歷史信息,如甲骨文涉及祭祀、戰(zhàn)爭、農(nóng)牧業(yè)、官制、刑法、天文歷法等,是研究商朝歷史的重要史料。同時,出土文物也展現(xiàn)了古人的智慧和審美追求,承載了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內(nèi)涵。學生初步學會從出土文物中獲取歷史信息,有助于逐步形成歷史的實證意識,掌握運用文物史料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