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面貢嘎 從地面到直升機360°看貢嘎

[日期:2024-11-27] 作者:地理組 次瀏覽 [字體: ]

“蜀山之王”貢嘎山,以海拔7556米的高度屹立在青藏高原與四川盆地之間的過渡地帶上,尖峭奇銳的金字塔形角峰,穿云破霧,卓立于山脈之巔,成為讓人有著無限憧憬的著名山峰。但你是否知道,在不同的方向與視角下,貢嘎山會呈現出完全不同的面孔和美學震撼?攝影師王建軍多年來不僅從地面上不同位置拍攝貢嘎山,在今年還乘直升機實現了從空中環(huán)繞貢嘎山360°拍攝,用他的鏡頭為我們呈現出了貢嘎山的“多面”精彩。貢嘎山從不同方向上看,有著怎樣的不同?這些不同景觀是怎樣形成的?請看地質學家范曉做出的深入解讀。

北坡
貢嘎山海拔7556米,呈角峰尖銳、刃脊料峭的巨大金字塔形。由于山體構造、巖性不同,且迎風坡、背風坡降水、光照等條件各不相同,這個“金字塔”的各個面也呈現出了不同的樣貌。圖為貢嘎山北坡,相比其他方向坡面,西北山脊與東北山脊之間的貢嘎山北坡崖面,是一個近于等腰三角形的坡面。攝影/王建軍

喜馬拉雅山脈以東,沒有比它更高的山峰了

1929年,約瑟夫·洛克由西坡進入貢嘎山區(qū),當他向當地人詢問這座偉大山峰的名字時,根據字音記下了它的名稱——Minya konka,即木雅(彌藥)貢嘎。自此,這座山便有了一個通行于世界的名稱。貢嘎山西坡的大片區(qū)域,正是木雅人的唯一聚居區(qū)。木雅人被認為是黨項羌或西夏遺民的后裔,有著不同于周邊康巴人的獨特語言與風俗。后來,在20世紀50年代,這座山峰被正式定名為貢嘎山。

單獨的山峰一般稱峰,不稱山,但貢嘎山的稱呼在中文世界里似乎約定俗成,所以本文也對其稱山,不稱峰。不過,川西藏區(qū)的雪山多有貢嘎之稱。因為“貢嘎”在藏語中指山之雪白。例如,著名的稻城亞丁三神山,就被統稱為貢嘎嶺或貢嘎尼桑姆貢巴;沙魯里山的東支被稱為工卡拉山,實際上是貢嘎納的同音異譯。納或拉在藏語里也即山的意思。為了區(qū)分山與峰的地貌學涵義,以及體現山峰的地域和文化特征,筆者倒是建議用木雅貢嘎峰來替代貢嘎山這一名稱。

(本文轉載自中國國家地理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